时间:2015-11-14
虽然专家们说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危害,但是,很多人还是对转基因食品不放心,那么,转基因食品到底有没有危害呢?请看详细解答。
转基因食品的危害
改变环境
转基因食品在种植、生长过程中,与非转基因作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,对土壤和周边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,且这种影响也不一定是正面的。
害虫升级
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还有灭杀害虫的基因,但是害虫可以依靠淘汰、进化,对这种特征产生更高的抵御性,造成农药也无法灭杀的可能。
减少非转基因作物
转基因作物便宜、好种、产量大,因此,许多农户都乐于种植换基因作物,像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产地东北,本地大豆逐年减少种植,取而代之的是转基因大豆,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非转基因作物种子的停产和灭绝。
影响生育
对小白鼠做过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喂食的实验表明,转基因食品会对小白鼠的繁殖和生育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,一般3-4代以后,将出现繁育困难的可能。因此,对人类而言,转基因食品也可能存在同一问题。
心理恐慌
即使转基因食品不存在任何生理性的危害,但是正常人在选择食品时,任然倾向于选择非转基因的,所以,长期食用转基因食品,并且自己也知情的话,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,产生心理性疾病。
谈“转基因”色变?这些研究报告你该看一看
1946年,科学家首次发现DNA可以在生物间转运。1983年,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——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。1994年,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允许转基因番茄在市面销售。此后,抗虫棉花和玉米、抗除草剂大豆和油菜等10余种转基因作物获准商品化生产并上市销售。2000年,由于“黄金大米”的诞生,科学家看到了转基因食品在营养学上的价值。
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报告显示,201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约1.7亿公顷,约81%的大豆、35%的玉米、30%的油菜和81%的棉花是转基因产品(按面积统计)。2011年,美国转基因种植面积全球第一,达6900万公顷,包括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、油菜、甜菜、番木瓜、南瓜和苜蓿。排在第二的巴西达3030百万公顷,包括大豆、玉米、棉花。其后依次为阿根廷、加拿大和印度。中国种植面积约400万公顷,排在第六,其中绝大部分是转基因抗虫棉,还有少量的番木瓜、杨树、马铃薯和甜椒。
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课题组检索了美国《科学引文索引》论文中有关转基因农作物的全部9333篇论文,对所有得出“不安全”、“有风险”结论的论文进行追踪,并对其后续研究进行分析,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。对全部9333篇论文进行的分析和追踪表明,所有得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结论的论文,最后均被证明是错误的。
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在2004年的《粮食及农业状况2003—2004:农业生物技术》报告中就指出“迄今为止,在世界各地尚未发现可验证的、因食用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品而导致的有毒或有损营养的情况。数以百万计的人食用了由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品——主要是玉米、大豆和油菜籽,但未发现任何不利影响。”同时指出,“在已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中,尚未有转基因作物造成重大健康或环境危害的可证实报道。”
2005年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在发布的一份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报告中也指出“迄今为止,转基因食品的消费尚未产生任何已知的负面健康影响”,但是同时也认为应该“必须继续进行安全评估”。
美国科学院、美国农业部、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、美国总审计局在发布有关转基因作物或食品的报告中也都明确指出,现在进行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农作物尚未发现生物安全性问题。